10月18日,“三江学院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wm完美体育明故宫校区A12号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培训围绕教学理念创新、智慧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实践等核心专题,通过系列专题讲座与交流学习,助力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探索教学创新路径,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培训伊始,徐海燕教授在《探索新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路径》专题报告中,从理论建构到实践操作进行了系统阐述。她首先剖析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指出教学创新必须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徐教授通过多个学科的具体案例,详细解析了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实到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评价改革等各个环节。她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导向学习、项目驱动教学等创新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课堂互动方面,徐教授分享了多种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具体策略,包括分层任务设计、差异化指导方案以及多元化评价机制等,帮助新教师掌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推动数智赋能教学,构建智慧课程新范式
李晋斌教授在《快响应 强适配 深融合——智慧课程建设与创新教学实践》专题讲座中,系统阐述了智慧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他提出,智慧课程建设应做到"快速响应"教育政策与技术变革、"强化适配"学科特色与学生需求、"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教学过程。基于wm完美体育的实践经验,李教授详细解析了课程知识图谱构建、教学智能体搭建、数据驱动教学等创新做法,展示了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实现师生机三维融合,并分享了数智赋能的深度混合式教学实践案例,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智慧课程建设方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课程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
张镜洋教授以《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分享》为主题,结合具体专业案例,详细解析了产教融合型课程的建设路径与方法。他强调,课程设计应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引入真实项目、共建实践教学平台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分享信息化教学经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刘巧珏副教授在《如何上好一门课——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报告中,从一线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微课设计、虚拟仿真平台应用等具体案例,生动演示了信息化教学工具在提升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果方面的应用价值。她鼓励新教师积极拥抱信息技术,灵活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突破传统教学难点,打造高效课堂。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参训教师普遍认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深化了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更掌握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